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大马扁
释义
大马扁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16回。黄小配(黄世仲)著。宣统元年(1909)刊本。卷首有光绪三十四年八月二十日(1908年9月15日)吾庐主人梭功氏《序》。阿英收入所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三卷》,1960年8月中华书局(北京)出版。

本书是专门攻击晚清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康有为的小说。作品从康有为的名号说起:“那人姓康名有为。号常素。论起他的名字,尽有个原故:那‘有为’二字,是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之意;那‘常素’二字,因孔子称为素王,他就要长于素王之意。就他的名字想起来,可见姓康的人格:初时想做皇帝,故起‘有为’名字;后来量自己做皇帝不来,就要做圣人,因此称为‘常素’。”于是下面便历叙康有为的生平及所做所为,以证明他不过是一个阴险狡诈、欺世盗名的“大马扁(骗)”。书叙康有为是广东南海县西樵人氏。初考秀才数次皆不中。幸亏其父曾为清廷尽忠而死,清廷赏了他一个荫生,才取得了按遗才考举人的资格。因怕在本省考不中丢丑,偷偷跑到北京参加了应天府乡试,结果还是名落孙山。然而骗到了缪寄萍所著《新学伪经辨》的书稿,回广东后改名为《新学伪经考》,用自己的名字刊行于世。世人不知其作伪,对他大加称赞。他借此设馆授徒,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里却眠花宿柳。后来学了点《公羊》皮毛,居然被他骗到一名举人,因考进士不中,他便打起“变法图强”的招牌,发起“公车上书”,以博虚名,依然毫无结果。南归途经上海,狂嫖烂赌,负债累累,他便逃之夭夭。他见维新变法之路不通,便想转而投机革命,革命党却还了他个大大的没趣。后来侥幸中了进士,又骗得了翁同龢宰相和光绪皇帝的信任,赏他个章京小官,他便大张旗鼓地搞起了“戊戌变法”运动。然而有眼无珠,误认袁世凯为同志,结果惨败,他自己溜之大吉,却使谭嗣同等“六君子”人头落地。他到了日本仍用“皇帝密诏”骗人,并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妇女,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书末称尚有续书,但未见。

此书问世之时,康有为早已沦为保皇派头目。作为革命派作家的黄小配,试图用小说形式来清除其恶劣影响,本来很有意义。可惜作者未能从政治上批判康有为作为保皇派头目的反动性,而一味揭发乃至臆造康有为的隐私,甚至把康有为的维新功绩也加以否定,以致成了党派和个人的攻击。因此本书基本上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0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7: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