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释义

现代短篇小说。鲁迅著。初载1919年5月《新青年》第6卷第5号,后收入北京新潮社1923年8月版《呐喊》。作品表现的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为群众牺牲而群众却不理解的悲剧。小说以双重情节组合的方式同时描写了两个悲剧故事。茶馆主人华老栓按照愚昧迷信的习俗,用辛苦积蓄起来的钱买回人血馒头给爱子小栓治痨病,而这人血馒头所饱蘸的却是革命者夏瑜的鲜血。革命志士夏瑜怀抱救国救民之志从事反清斗争,被伯父告密出卖,在狱中仍大义凛然宣传革命道理,然而他的坚贞不屈和慷慨陈词却成为茶馆闲客的谈笑资料,他英勇就义后的鲜血又成了他为之献身的群众用来治病的“药”。篇中的夏瑜隐喻清末女革命党人秋瑾。作品将华小栓愚昧可悲地死去与夏瑜壮烈而寂寞地牺牲这双重悲剧交织在一起,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严重脱离社会下层的广大民众,从而把唤起民众这一重大课题尖锐而鲜明地提到了革命者的面前。小说结尾出现在夏瑜坟上的花环,如作者所说,是为了要“与前驱者取同一的步调”,而“使作品比较地显出若干亮色”(《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既表达了对烈士的怀念,也透露了革命的希望和力量。

作品采用双线式结构,明写华小栓的愚昧而死,暗写夏瑜的慷慨就义,用人血馒头将两条线索交结在一起,明暗相衬地揭示出群众的愚昧麻木和革命者的孤独寂寞,形成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小说特意安排两个悲剧故事的主人公一家姓“华”,一家姓“夏”,“华夏”是中华民族的代称,这隐喻着作家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思考和探索;而作品以“药”为题,也暗示人们重新探求救国救民的真正良药和正确道路。

陈寿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258-425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