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市声
释义
市声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36回。姬文著。初载光绪三十一年正月至三十二年三月(1905年2月至1906年4月)《绣像小说》(上海)第43期至72期,登至第25回而停刊。光绪三十四年(1908)商务印书馆(上海)铅印单行足本,平装2册。翻印本有1958年上海文化出版社本、1984年3月广雅出版有限公司(台北)“晚清小说大系”丛书本。

本书以上海为背景,集中叙述了晚清工商界的种种情形。所写人物数十个,大多一闪即逝,但也有几个人物忽隐忽现,贯串全书。因此全书即由许多若断若续的故事连缀而成。综计全书人物,不外两类。一类是工商界的败类。这些人本来并非工商企业家,只是混迹于工商界投机倒把的儒林文痞、官吏渣滓、公子哥儿、流氓地痞、光棍无赖等。他们或转手倒卖,从中渔利;或充当掮客,两头捞钱;或瞒上欺下,中饱私囊;或坑蒙拐骗,大发横财。一旦金钱到手,便吃喝嫖赌,买房买妾,生活靡烂;或者捐官买衔,花翎顶戴,丑态百出。其代表人物有:暴发户钱伯廉和汪步青;依靠开粪厂发迹的“粪老爷”阿大利;依靠卖鲜花发迹的“香老爷”王香大等。但也有真正的企业家。其中有大富豪、世家子、留学生、农民等。他们痛心于政府的腐败无能,百姓的麻木不仁,列强的鲸吞蚕食,世界的优胜劣汰,因而披荆斩棘,兴办实业,以期富民强国,振兴中华。然而在外国资本的竞争和中国败类的破坏之下,除少数例外,大多举步维艰,濒临倒闭。其代表人物有:浙江巨富华达泉,扬州豪商李伯正,广东巨商欧戴山,上海农民余知化,世家子范慕蠡,留学生刘浩三和杨成甫等。

晚清小说虽然空前繁荣,但反映工商情况的却多为断篇残章,集中以工商界为题材的作品,仅此《市声》而已。仅从这一点说,它就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即从作品本身看,尽管它只写了上海一地的工商界情况,却不失为中国早期工商界的 一个缩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利用人物之口,发表了广泛的见解。大自清政的黑暗和腐败,中华民族的固有缺点,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小至茶叶的烘焙法,机器的制造法,企业的管理法等,都有相当正确的见解,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激情。因此尽管它有种种缺陷,仍不失为 一部较好的作品。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97-169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7: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