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敦煌话本
释义
敦煌话本

敦煌遗书中的文体之一。敦煌遗书保存下来的话本小说,为数虽不多,却说明一个重要问题:话本并不始于宋。远在汉魏时已有说笑话、插科打诨,供贵族取笑的“侏儒”。《三国志》注引《吴质别传》云:“质召优,使说肥瘦。”至隋代侯白《启颜录》,则是记载说话的专集,内云:“侯秀才可以(与)玄感说一个好话”(《太平广记》卷248引),意即“说一个好故事”。侯白是隋初秀才,曾以儒林郎修国史,死在隋朝(《隋书·陆爽传》)。可见隋代已经出现“说话”,所讲内容不外世间俗事。唐玄宗晚年也曾以“说话”自娱(郭湜《高力士外传》),其影响已深入宫庭。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云:“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自注云:“又尝于新安宅听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元氏长庆集》卷10)。所谓“一枝花话”,即妓女李娃故事,可惜这个话本也没有流传下来。敦煌文献的问世为研究唐代话本提供极为难得的材料。有的敦煌原卷如S2073《庐山远公话》,就明确标为“话”;S2144《韩擒虎画本》(“画”,为“话”同音假借致误),S6836《叶净能诗》(“诗”,似为“话”之误),皆具话本性质。其共同特点是初具“话本”的模式,每篇作品前均有一段“入话”,然后展开故事,并以情节曲折、波澜起伏和塑造人物形象见长;由于重在“讲说”,以散文叙述为主,创造出一种文白兼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为宋代话本小说的繁荣开辟新的途径。

张锡厚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81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2: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