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樊宗师 |
释义 | 樊宗师?—823或824 唐代诗文家。字绍述。河中(山西永济)人。始为国子主簿。元和三年(808)登军谋宏远制科,授著作佐郎。后历任金部郎中、绵州刺史、左司郎中。又出为绛州刺史,有政绩,迁为谏议大夫,未到任而病卒。时在长庆三年(823)或四年,韩愈为其作墓志铭。其文章力求出新,晦涩难懂,被称为“涩体”。但韩愈对他的作品评价很高,称誉其“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四库全书总目》对樊宗师文多所批评,对韩愈所论也表示了异议。其作品较多,《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春秋集传》15卷、《魁纪公》30卷、《樊宗师集》291卷,但大多已亡佚。《全唐诗》卷369存其《蜀绵州越王楼诗》1首并序。《全唐文》卷730存其文《绛守居园池记》1篇。清孙之騄有《樊绍述集注》2卷。 苏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25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