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可止
释义
可止860—934

唐末五代间诗人。俗姓马。范阳房山(今属北京)人。12岁出家为僧,15岁后精通经论,并以博学善辩著称。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到长安献诗。昭宗赐予紫袈裟,并命其应制内殿。数年后返归故乡,不久又避乱隐居于定州。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招讨使王晏休攻陷定州,宰相冯道令其寻访可止,并用车马送到洛阳。明宗令可止住持洛京长寿寺,署号文智大师。卒于后唐闵宗应顺元年(934),俗年75岁。可止擅长律诗。《宋高僧传》称其曾作《三山集》,有诗350首,盛行于时。此书已佚。今存五律、五言排律、七绝共9首,主要是与僧人寄赠、送往和咏景之作,表现其闲情逸志。语言清新自然,有些句子描写生动传神,如《赠樊川长老》(一作清尚诗):“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哭贾岛》:“诗僻降今古,官卑误子孙。”《全唐诗》卷825录有这9首诗。

金文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43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7: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