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立报·言林
释义
立报·言林

现代报纸文艺副刊。日刊。1935年9月20日创刊于上海。谢六逸主编。1937年11月20日因日寇侵占上海,随报纸停刊。1938年4月1日在香港复刊,由茅盾主编。同年7月31日停刊。1945年10月1日在上海再次复刊,由崔万秋主编。1946年3月6日停刊,同年4月25日又复刊。1946年8月15日终刊。起讫跨度达12年,共刊出1100余期。

《立报》为小型报纸,《言林》篇辐更小,每期仅能容纳约3千字。谢六逸在《开场白》中说,“报纸不愁小,小中可以见大;文章不愁短,短中可以见长”,故编者遍邀海内知名作家为之撰稿,当时在文坛稍有影响的新文学工作者几乎都有文字在刊物上发表。作品主要为时论杂感、散文小品,有时也发表新诗作品。这些作品篇幅短小而文字隽永,荟萃一堂而极一时之盛。当时流亡日本的郭沫若也曾从海外寄来了生活纪实《太山朴》。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因慑于政治高压,常常在似乎是不着边际的漫谈随感中表露了对社会的不平,抨击黑暗统治,因而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在发刊两周年时,邹韬奋为之撰文《同道相知》,充分肯定了《言林》的成绩。

茅盾在主持香港版《言林》期间,曾写了不少时事短评。同时发表了许多来自抗战前线的通讯报告,其中有臧克家的《潢川的女兵》,曹聚仁的《努力与现实》等。1945年10月复刊后,赵清阁等一批作家为之撰稿。洪深以“戏场漫话”为题发表数十篇短论,任钧也以“纵横谈”为题发表了10多篇针砭时事的杂文以及一些讽刺诗。1946年4月“整顿复刊”后,刊物失去特色,不久有关栏目也先后取消。

《言林》的出版,对现代文学史有较大贡献的是1935至1937年这段时期。当时适逢《申报·自由谈》停刊,《言林》为大量针砭时弊的散文、杂感提供了版面,坚持了文学批评、社会评论的进步文化界的阵地。刊物的重要撰稿人还有陈子展、王任叔、徐蔚南、郑振铎、老舍、阿英、赵景深、许杰、周作人、丰子恺、徐昌霖等。

王宗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9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