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立高《忍让》的讨论
释义
立高《忍让》的讨论

现代文学论争。1946年6月20日,立高在《晋察冀日报》副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忍让》。作品描写抗战胜利后国共和平谈判时期,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军阵地开炮,解放军某连长遵照共产党争取和平的政策,没有同意战士还击的请求,说:“我们忍让还是为了老百姓,为了和平!”对此,《晋察冀日报》副刊在6月至7月内刊出多篇文章进行了论争。伍延秀首先写了《略谈〈忍让〉》一文,批评作者曲解党的和平政策,认为“更重要的是坚决自卫,给进攻者以反击”。晨耕反对伍的看法,认为小说“反映了真实,反映了我们的立场和态度”(《评〈略谈忍让〉》)。伍延秀又作《再谈〈忍让〉》,文中强调文艺作品不能仅仅是“现实的再现”,应“概括现实”,“造成艺术的典型”,《忍让》让人觉得被“洒了一盆冷水”,“感到党的政策落在群众的后面”。何远发表《论典型环境与事件》一文,指责伍延秀“离开了具体作品,纯从抽象概念及一些文艺教条出发,去硬套人家活生生的作品”,认为这是 一种“不良的批评方法”。唐皎的《〈忍让〉我见》一文,也认为作品的描写无可非议,指出“忍让是为了和平,反击也是为了和平”。

闻彬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9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