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战歌社 |
释义 | 战歌社 现代文学社团。1937年12月底成立。该社初由陕北公学刘御、林山、吕剑等几位诗歌爱好者组成,后接受文协负责人柯仲平建议,扩展成一个广泛的群众性诗歌组织,有20几位诗歌作者参加,由柯仲平任社长。该社的突出成绩是开展诗歌朗诵运动和街头诗运动。该社成立后,不到两个月时间,举办了20余次诗歌朗诵会,引起各界注意。1938年1月26日举办“诗歌、民歌演唱晚会”,毛泽东曾与会。次年初,《新中华报》曾辟有“关于诗的朗诵”专栏,肯定这一运动的大众化意义。在不少热心同志支持下,诗歌朗诵运动蓬勃发展。1938年8月7日战歌社和西北战地服务团联合发表《街头诗运动宣言》,号召诗人利用乡村的每一堵墙,路旁的每一片岩石,创造“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诗歌,并把它推向全国。这一天,柯仲平、林山、田间、邵子南等30余位诗歌作者走上延安街头,张贴、散发诗传单,开展街头诗朗诵,热火朝天。此外,还编印了《街头诗运动特刊》,其中柯仲平的《保卫我们的利益》、《边区自卫军》,田间的《毛泽东》、史轮的《儿歌》等,都是颇有影响的作品。战歌社还曾就诗歌理论和诗人们的作品举行研究座谈,并在一些单位设立了战歌社分社或小组。1940年10月,战歌社与山脉文学社联合创刊了油印的《新诗歌》。12月间,战歌社并入延安新诗歌会。 黄彩文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34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