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放羊的小伙子
释义
放羊的小伙子

彝族叙事长诗。流传于云南路南圭山一带彝族撒尼支系民间。长诗通过放羊的小伙子阿梅艰苦的牧羊生活,曲折地反映了撒尼人生活中一些物种的起源。放羊的小伙子阿梅7岁时便失去了母亲,狠心的后娘对他“无事骂不停,有事打一场”,逼他赶着羊群到远方去放牧(撒尼人放羊的习惯就从这里开始)。阿梅把羊群赶进深山后,荒凉孤独,担惊受怕,他只好搬来石块垒成石窝住着(从此撒尼人会造石头羊厩了)。一场大雨把阿梅的一身破烂衣服淋湿了,他捡来老树枝燃起篝火烤衣服,火星飞落在他的赶羊棍上,烙出一个个小洞,他用嘴一吹,吹出动听的声音来(撒尼人的笛子就这样做成了)。羊群走散了,他摔出铁刀去打羊,铁刀打在石头上,生出火花烧着了火草,阿梅把石头和火草带在身上,从此不怕夜风寒了(撒尼人打石生火就是从这里开始)。冬天到了,阿梅杀羊取皮,用细藤缝制了一件羊皮褂,穿在身上暖洋洋(撒尼人的羊皮褂就这样做成了)。阿梅赶着羊群来到昆明城,遭到官兵的掠夺,只好赶着剩下的几头羊逃离昆明城(撒尼人从阿梅起被撵出了昆明城)。逃出了昆明城,来到了圭山地方,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盛,官兵也不来,阿梅在这里住下了(撒尼人就是跟着阿梅迁来老圭山)。一只小羊病了,阿梅用羊奶喂它,剩下半碗放在火圹边,第二天被烤成了乳饼(据说撒尼人做乳饼就是阿梅传下来的)。阿梅把羊皮、乳饼拿到街上卖,遇上了相好的姑娘,他们结成一家子,从此圭山热闹起来了。这首反映撒尼人物种起源的叙事长诗,由金云、金玠、刘绮、高映华搜集、翻译、整理后,载《民间文学》1981年第1期。

朱雄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89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