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李百药
释义
李百药565—648

唐初史学家、诗人。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幼年多病,祖母名以“百药”。聪颖博学,7岁能文,人号为奇童。隋开皇年间,授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开皇十九年(599),袭父爵安平公。奉诏定五礼、律令,撰阴阳书。杨广在扬州召之,不赴,遂大怒。及即位后,削夺李百药爵位,出为桂州司马,后归乡里。大业五年(609),授鲁郡临泗府步兵校尉。大业九年,充戍会稽,遂又授建安郡丞。隋炀帝被杀,辗转于义军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阵营,署以职任,又频有生命之危。唐高祖招抚杜伏威,百药劝其朝京师。杜伏威中道而悔,加害百药而未遂;又令辅公祏杀之,又未逞。后辅公祐反,授百药吏部侍郎。及辅公祏被讨平,唐高祖缴获杜伏威令公祏杀百药的信,遂从轻处分,而贬泾州司户。唐太宗重其才,于贞观元年(627)拜中书舍人,封安平县男。次年授礼部侍郎。当时大臣议论分封诸侯,百药上《封建论》加以谏阻,被太宗采纳。贞观四年,授太子右庶子。次年,与左庶子于志宁、中允孔颖达等侍讲于弘教殿。当时太子嬉戏过度,百药作《赞道赋》以讽,受到太宗嘉奖。贞观十年(636),撰成《齐史》(即《北齐书》),50卷,加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授宗正卿。又曾参与撰《大唐仪礼》100卷。贞观十一年,进为子爵。后以年老致仕。贞观二十二年,卒,年84。百药喜引进后生,提奖不倦。所得俸禄,多散给亲友。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穿池筑山,文酒谈赏,以舒平生之志。以其才行相继,四海名流莫不景仰。藻思沉郁,尤长于五言诗,当时广为传诵,虽樵夫牧童都能吟咏。曾与太宗各赋《帝京篇》,太宗叹其工,手诏褒美,说:“卿何身之老而才之壮,齿之宿而意之新乎!”其现存诗作中,《秋晚登古城》《郢成怀古》《谒汉高庙》等篇风调古朴,摆脱了齐梁习气,《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称其有文集30卷。《全唐诗》卷43存诗1卷,《全唐文》卷142载文14篇,《唐文拾遗》载3篇。

刘正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72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