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毛主席诗词
释义
毛主席诗词

现、当代旧体诗词集。毛泽东著。版本颇多。文物出版社1958年9月出版线装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出版平装竖排和小字线装两种版本《毛主席诗词》,均收诗词37首。文物出版社1963年12月出版线装大字本《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1964年1月出版平装竖排本《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上海东方红书画社1967年7月出版《毛主席诗词手稿十首》,每首后附楷体正文;1971年9月出版大字本《毛主席诗词手稿十五首》,书后附“毛主席诗词十五首”楷体正文。上海书画社1973年5月出版《毛主席诗词手稿十五首》,书后附“毛主席诗词十五首”楷体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6月再版《毛主席诗词》,系将1963年版改为精装横排本;1976年1月出版平装横排本《毛主席诗词》,在原37首之后增收《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2首。文物出版社1976年1月出版集宋黄善夫刻史记字本《毛主席诗词三十九首》,所收诗词与人民文学出版社该年版同;1977年9月出版16开本《毛主席诗词墨迹》,收墨迹15篇;1978年12月出版《毛主席诗词墨迹(续编)》,收墨迹18篇。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20开竖排本《毛主席诗词刻石》,收诗词41首,每首后附红、黑两色石刻,共收石刻40印(《七律二首·送瘟神》刻1印)。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毛泽东诗词选》,邓小平题写书名,卷首有毛泽东历史活动照片12张、手迹3篇及《出版说明》,书后附录毛泽东《关于诗的一封信(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二日)》、《给胡乔木同志的信(一九五九年九月七日)》、《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一日)》。本集收诗词50首,分正、副编,都以写作时间先后为序。正编42首,都是作者生前校订定稿和正式发表过的;副编8首,作者写成后都没有最后定稿,内有6首已见于各种出版物。每篇后面一般都注明原发表时间和处所,并都加注释,其中包括“作者原注”和“作者自注”。本版初次发表的后面注明根据手稿刊印。

毛泽东诗词迄今已知公开发表的计有51首。《七律·长征》最早见于斯诺于1937年出版的《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沁园春·雪》初刊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题为《毛主席沁园春》,同年11月28日重庆《大公报》转载改题为《沁园春·咏雪》)。《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最初发表于1947年8月 1日冀鲁豫部队《战友报》(《解放军文艺》1957年第4期转载此诗,题为《腊子口之战留下的一个电报》;《诗刊》1979年第1期转载此诗,改题为《电复彭德怀同志》)。《诗刊》1957年第1期集中发表毛泽东《旧体诗词十八首》,同时发表其致臧克家等的《关于诗的一封信》(见该条)。这18首诗词中,写于新中国成立前的有《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冈山》、《如梦令·元旦》、《清平乐·会昌》、《菩萨蛮·大柏地》、《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念奴娇·昆仑》、《沁园春·雪》、《七律·赠柳亚子先生》等13题15首,写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有《浣溪沙》(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毛主席诗词》中改题为《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等3首。《西江月·秋收起义》初见于《解放军文艺》1957年第7期。《蝶恋花·答李淑一》初载1958年1月 1 日《湖南师院》(校刊),题为《赠李淑一》(《诗刊1958年第1期刊载此诗,题为《蝶恋花·游仙(赠李淑一)》)。《送瘟神二首》初载《诗刊》1958年第10期。《人民文学》1962年第5期发表《毛主席诗词六首》,词前有毛泽东1962年4月27日写的说明:“这六首词,是一九二九—一九三一年在马背上哼成的,通忘记了。《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们搜集起来寄给了我,要求发表。略加修改,因以付之。”这6首词是《清平乐》、《采桑子》、《减字木兰花》、《蝶恋花》、《渔家傲》2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毛主席诗词》中分别在词牌下加题为《蒋桂战争》、《重阳》、《广昌路上》、《从汀州向长沙》、《反第一次大“围剿”》、《反第二次大“围剿”》)。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一书中除收入1957年起公开发表的27首(经作者作了校订)外,还第一次收入了没有发表过的诗词10首,即《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七律·答友人》、《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卜算子·咏梅》、《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苦同志》。这10首诗词在1964年1月4日《人民日报》和同年《诗刊》第1期上均转载。《诗刊》1976年第1期发表《词二首》,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人民文学》1978年第9期发表《诗词三首》,即《贺新郎》(挥手从兹去)、《七律·吊罗荣桓同志》和《贺新郎·读史》。此外,《七古·送纵宇 一郎东行》初见于《党史研究资料》1979年第10辑,《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初见于《新观察》1980年第7期,《杂言诗·八连颂》初见于1982年12月26日《解放军报》,《七律·和周世剑同志》初见于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毛泽东书信选集》,《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和《念奴娇·井冈山》2首初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毛泽东诗词选》,七言诗《咏蛙》初载于1988年4月10日《中国青年报》。除《咏蛙》1首外,50首诗词都先后收入毛泽东诗词集的不同版本。

已发表的毛泽东诗词的写作时间跨越半个多世纪。最早的一首是1910年秋毛泽东17岁时写的诗《咏蛙》,最晚的一首是1965年秋写的词《念奴娇·鸟儿问答》。写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至抗日战争前这一历史时期的诗词最多,计26首。其中,《沁园春·长沙》为毛泽东1925年深秋离开湖南启程去广州前重游橘子洲头所写,词中深沉而激越地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抒写了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气概,呼唤出“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最强音;《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此诗生动地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全过程,表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1936年曾将此诗书赠斯诺;《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词中由对冰封雪飘的北国壮美风光的赞叹,进而评论历代英雄豪杰,从而引发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感慨,1945年秋毛泽东在重庆曾将此词书赠柳亚子。写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仅有七律2首,其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首大气磅礴,描绘出“百万雄师过大江”、“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时代大潮,揭示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深刻哲理。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诗词计有23首。其中《水调歌头·游泳》、《蝶恋花·答李淑 一》、《卜算子·咏梅》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诗歌界和学术界对毛泽东诗词的思想艺术价值和风格特点的评论主要强调两点:一是革命史诗性质,二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周振甫说:“毛主席的诗词中,反映了党所领导的四十年革命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差不多每个时期的最重大的斗争都写到了,同时,思想性、艺术性又是非常高的,因此,称这些诗词为革命史诗,是再适当没有了。”(《毛主席诗词浅释·后记》)郭沫若说:“我们如果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怎样才能使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结合,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就是我们绝好的典范。”(《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也有论者强调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伟大的诗人;是作为诗人的伟大政治家,又是作为政治家的伟大诗人”(鲁歌《毛泽东诗词论稿》)。

讲解、注释和研究毛泽东诗词的著作亦颇多。其中《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10月出版)是最早的一本,也是将毛泽东诗词辑集成书出版的第一本,后再版增收诗词9首,更名为《毛主席诗词讲解》(见该条)。此外,先后出版的还有《毛主席诗词浅释》(周振甫著)、《毛主席诗词小笺》(张涤华著)、《毛主席诗词讲解》(吉林师大中文系)、《毛泽东诗词研究》(孟庆文主编)、《毛泽东诗词论稿》(鲁歌著)、《毛泽东和诗》(张贻玖著)等。

毛泽东诗词单行本先后被译成英、俄、法、德、日、印度、希腊等几十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流传。

何火任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41-94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