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潘金莲2 |
释义 | 潘金莲2 现代5幕话剧剧本。欧阳予倩著。上海东方书店1928年10月初版。卷首有作者《自序》。剧本作于1926年。作者说:“当时我受了五四运动反封建、个性解放、破除迷信的思想影响,就写了这样一个为潘金莲翻案的戏。”“戏里认为潘金莲的犯罪是有其社会原因,她由于横被摧残压迫产生了变态心理,致成疯狂状态。罪恶是当时社会造成的。”(《欧阳予倩选集·前言》)剧本描写潘金莲出身贫寒,被卖到地主张大户家当使女。张大户几次企图强占未成,将她嫁给身不满5尺、面目丑陋的武大。金莲见武松健壮俊美,一见倾心,但遭拒绝,转而去追求和武松相貌有几分相象的恶霸地主西门庆,毒死亲夫武大郎。武松为报兄仇,欲杀金莲。金莲袒胸跪求武松说:“二郎,这雪白的胸膛里有一颗赤热的心,这颗心已经给你多时了。”剧本出版和后来改为歌剧演出后,毁誉参半。田汉当时对剧本表示“倾倒”(《谈欧阳予倩》),并认为“那次在歌剧方面最成功的要算欧阳予倩氏大作《潘金莲》”(《我们自己的批判》)。而后来他则认为:“这个戏在今天看,是有思想错误的。潘金莲原是值得同情的。但她同恶霸西门庆勾搭,毒死武大就很不好了”,“在潘金莲的唱念中就有一些无原则的崇拜力与美的词句,象最后愿死在自己心爱的人刀下的那些地方更表现了被虐待狂的倾向”(《欧阳予倩文集·代序》)。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认为:“尽管剧本结构紧凑,对话也不拖沓,但主人公的选择不当,大大限制了作品的成就。” 萧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28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