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毛先舒
释义
毛先舒1620—1688

清初诗人。字稚黄,一名骙,字驰黄。钱塘(浙江杭州)人。明末诸生,入清后不求仕进。年少即能诗,为陈子龙所赏识,奖掖备至。稍后与同里陆圻、柴绍炳、吴百朋、陈廷会、孙治、丁澎、虞黄昊、沈谦,张丹等人相倡和,时称“西泠十子”。另与毛奇龄、毛际可2人齐名,时有“浙中三毛,文中三豪”之称。他是明清之际西泠派的重要作家,曾与柴绍炳同订《西泠十子诗选》。又著《诗辩坻》一书,阐发西泠派的诗学观点,大抵追随陈子龙和云间派,附和明七子,主张取法盛唐。他本人的诗歌创作,基本上规模盛唐,步武云间,才情飚举,音节浏亮。但他与陈子龙、云间派也有区别,主要表现在艺术师法的对象不完全局限于盛唐一隅,而渐次扩展到晚唐诗,甚且还不免“多染宋习”(朱庭珍《筱园诗话》卷2)。这说明清初诗歌风气的某种转移。他的著作很多,晚年自订为《思古堂十四种书》。

朱则杰,陈玲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4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