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颀1 |
释义 | 李颀1 唐代诗人。颍阳(河南登封)人。生卒年不详。早年任侠,后曾于颍阳闭户读书1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曾任新乡尉。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李颀说“惜其伟才,只到黄绶”,其做官似仅止于县尉。开元二十九年王昌龄赴江宁丞途中经过洛阳时,李颀作有《送王昌龄》诗。天宝八载(749)秋高适被任命为封丘尉时,李颀有《赠别高三十五》诗。此外,与王维、岑参、綦毋潜、张旭、崔颢、陈章甫等也有交往,开元、天宝之间名声甚著。其为人厌薄世务,好神仙丹砂,受道家影响颇深。《河岳英灵集》评论李颀诗说:“发调既清,修辞亦秀,杂歌咸善,玄理最长。多为放浪之语,足可震荡心神。”李颀诗内容丰富,尤以边塞诗成就为高。名作《古从军行》、《古意》等,气势奔放,慷慨深沉。名句如:“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古从军行》),以其惊警动人而千古流传。他是边塞诗派著名作家之一。李颀善作七言歌行,名篇有《别梁锽》、《送陈章甫》、《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诗1卷。《全唐诗》卷132—134存其诗3卷。 薛天纬,栾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78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