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兴趣
释义
兴趣

古代文学理论术语。“兴”源于《诗经》,大体指诗歌创作中心与物的一种契合、沟通,即诗人接触自然景物以触发情思,又借助自然景物以传达情思。“趣”则大体指诗歌的幽深旨趣,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悠长韵味。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兴趣”结合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并予以突出的强调。他列举“诗之法有五”,其核心即“兴趣”。他进一步讲到:“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倡导“兴趣”,主旨在于阐发诗歌自身的艺术特征。所谓“兴趣”,就内容而言,是要求诗歌以抒情为本,以感兴为上;就表现而言,是要求诗歌的意象生动自然,清秀空灵;就效果而言,是要求诗歌意在言外,令人回味不尽。严羽的“兴趣”之说,是针对着宋诗重说理、尚用事的现实弊端而发的。因此,他一方面标榜盛唐诗歌为“兴趣”的典范;另一方面则直接对江西诗派的主张进行了指责:“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乘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在文艺思想发展史上,严羽的“兴趣”说,继承了晚唐司空图的诗论主张,而对清初王士禛的“神韵”理论,则有开启性的影响。

杨铸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34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