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傅尧俞 |
释义 | 傅尧俞 (1024——1091)字钦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后徙孟州济源(今属河南)。未冠登第,知新息县,迁太常博士。嘉祐末,为监察御史。英宗即位,转殿中侍御史,迁起居舍人,再迁右司谏,同知谏院。出使契丹还,除侍御史知杂事,辞谢,出知和州。神宗即位,徙知庐州。熙宁三年,权盐铁副使。俄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徙许州﹑河阳﹑徐州。坐事谪监黎阳县仓草场。哲宗立,自知明州召为秘书少监兼侍讲,擢给事中,迁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出知陈州。复为御史中丞,进吏部尚书兼侍读。元祐四年,拜中书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八,赠银青光禄大夫,谥献简。绍圣中,入党籍,后除籍。傅尧俞久为谏官,以义去就,有古正臣之风(陈襄《熙宁经筵论荐·傅尧俞》)。晏殊﹑夏竦尝谓其清识雅度,文约而理尽,有卿相之才。著有《傅献简集》七卷﹑《奏议》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原本已佚,清人傅以礼辑为《傅献简公奏议》四卷﹑《草堂集》一卷,有清光绪二十三年傅氏演慎斋刊本。《全宋诗》卷六一九录其诗三首。《全宋文》卷一五二○至一五二四收其文五卷。事迹见《宋史》卷三四一本传。(李文泽)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