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为了忘却的记念
释义
为了忘却的记念

现代散文。鲁迅作。最初发表于《现代》1933年4月1日第2卷第6期,初收入上海同文书店1934年3月版《南腔北调集》。文章通过对“左联”五烈士生前事迹和遭难经过的追述,抒发了对他们的深挚怀念之情,高度赞扬了烈士们高尚的品质和为革命献身的崇高精神,愤怒控诉和谴责国民党政府残杀革命作家的卑劣行径,告诫人们“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永远在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的不断的斗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鲁迅怀着深挚的感情,记叙了和白莽三次相见的经过,突出了白莽鲜明的形象:他是一个优秀的文艺青年,也是一个实际的革命者,热情、坦率,具有强烈的爱憎感情,虽屡遭逮捕,但他百折不回,不屈不挠。鲁迅还回忆了和柔石相识相处相别的整个过程,刻画了柔石质朴、刚毅、刚直不阿的性格,赞美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精神,表现他作为共产党人的崇高的品质。鲁迅由柔石引出对冯铿印象的追忆,并顺笔叙及对李伟森、胡也频的印象。面对柔石等遇害的消息,“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鲁迅长歌当哭,痛定思痛,写下了“惯于长夜过春时”的七律,哀悼烈士,表现他对反动派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抗议和自己不畏艰险坚持斗争的决心。文末鲁迅巧妙地用向子期写《思旧赋》的故事,以古喻今,抨击黑暗现实,并坚信“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悼念文章,作者在记叙中有精警的议论,在议论中融进强烈的爱憎感情和苍茫的人生感慨,把哀悼和追念之情表现得深沉,真挚,撼人心魄。

姚春树,袁勇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17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