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孟宾于 |
释义 | 孟宾于 五代南唐诗人。字国仪。连州(广东连县)人。生卒年不详。少孤力学,聪敏特异,乡里中有声誉。唐天祐末,工部侍郎李若虚考察湖南,孟宾于以诗数百篇名为《金鳌集》献之。李若虚采其警策之句数联,称誉于朝,由是孟宾于声名益振。至洛阳,经历5次考试,均不中。后晋天福九年(944)礼部侍郎符蒙知贡举,孟宾于投以诗云:“那堪雨后更闻蝉,溪隔重湖路七千。忆得故园杨柳岸,全家送上渡头船。”符蒙得诗,以为相见之晚,遂擢孟宾于及第。未几,以中原离乱而还乡。 马希范为天策上将军时,辟孟宾于为零陵从事,亦不重用。及南唐灭楚,楚王马希萼入金陵,孟宾于自归南唐,授丰城主簿,迁为涂阳令。因贪赃犯法当死。孟宾于与李昉同年登第,时李昉为宋翰林学士,以诗寄之云:“幼携书剑别湘潭,金榜标名第十三。昔日声尘喧洛下,近来诗价满江南。长为邑令情终屈,纵处曹郎志未甘。莫学冯唐便休去,明君晚事未为惭。”时江南已称臣于宋,南唐后主李煜偶见李昉诗,遂释孟宾于出狱,复其官。未几致仕,隐于吉州玉笥山,自号“群玉峰叟”。逾年,以水部员外郎起官。宋灭南唐,孟宾于归老于连州。秘阁马致恭以诗送之,其落句云:“今日还家莫惆怅,不同初上渡头船。”卒于家,年87(一云83)。孟宾于好贿,每为官,即有赃污,故虽有诗名,人不推重。有集1卷,今无传本。《全唐诗》卷740存其诗8首,《全唐诗外编》上册252页增辑其诗1首。 张展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9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