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孟昉 |
释义 | 孟昉 元代诗文家。字天暐。唐兀氏。居于大都(北京)。生卒年不详。勤奋好学,工古文,有诗名。为国子生,会试不第,辟为宪司掾。至正十五年(1355)曾为都司。至正二十二年任翰林待制。官至南台御史。江南战乱之后,他仍在世。入明后情况不详。苏天爵称他“学博而识敏,气清而文奇”。他作有《拟古文》,苏天爵评为“步趋之卓,言语之工,盖欲杰出一世。其志不亦伟乎”(《题孟天暐拟古文后》)。著有《孟待制文集》,并由陈基作序。据陈基序,可知文集结集于至正二十二年。文集今已不存。今存有〔天净沙〕《十二月乐词》,曾收入《列朝诗集》与《元诗选癸集》,系隐括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而成,也可以看作孟昉在诗歌体裁中所作的“拟古”。他仅有几篇文章,还保存在元人文献中,文风古朴。也有称他为太原(今属山西)人的,当系入居中原后曾占籍太原。孟昉表字,又作天伟。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8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