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滢闲话 |
释义 | 西滢闲话 现代杂文集。陈西滢著。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6月初版,上海书店1982年2月根据1931年2月第3版影印出版。收杂文78篇,这些杂文写于1925年至1927年间,发表于《现代评论》和《晨报副刊》上。该集文章论题广泛,析理细密,以闲话式的娓娓而谈和轻松幽默的笔调进行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思想内容较驳杂,且有着种种矛盾。杂文中不同程度地批判了帝国主义在华暴行、军阀政府的残虐和腐朽、国粹派的倒行逆施以及普遍堕落衰败的社会相。在批评民众行为及国民性格时,态度相当尖刻,如《吃饭与火并》(初载1925年11月14日《现代评论》第49期)、《民气》(初载1925年10月3日《现代评论》第45期)、《参战》(初载1925年8月29日《现代评论》第38期)等文。作者站在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上批评革命斗争。在“五·卅”事件后,他痛斥群众的没出息、易忘却、胡折腾,鄙夷地说:“呸! 这样的中国人。”在女师大事件上,他站在章士钊等人一边,诅咒女师大是“臭毛厕”(《臭毛厕》),攻击鲁迅等人是“土匪”(《吴稚晖先生》)。而在“三·一八”惨案后,他却针对有人鼓吹“我中华物质虽不及他国,而文化之优异有足多者”,反讽说:“这句话引起我们的注意后,不到几天,就有了很好的证明。真的,像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爱国民众,只有在文化优异的中国才看得到”。在《线装书与白话文》、《再论线装书》、《中国的精神文明》和《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上、下)等文中,他支持新文化运动,反对复古派的复古排外主义,同时也鼓吹“整理国故”和“全盘西化”。他的杂文充满矛盾性和复杂性。1963年《西滢闲话》在台北重版时,梁实秋在《序》中说:“陈西滢先生的文字晶莹透剔,清可鉴底,而笔下如行云流水,有意态从容的趣味。” 姚春树,袁勇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85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