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汉书
释义
汉书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西汉12帝、230年历史。东汉班固撰。班固父彪为著名学者,潜心史籍,因续司马迁《史记》而作“后传”百余篇。彪死后,班固在他父亲“后传”的基础上,“探撰前记,缀集所闻”,历25年基本撰成《汉书》,其中未成之8表和《天文志》,由其妹班昭和马续补作。全书包括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100篇,后人分为120卷。

《汉书》体例基本依循《史记》,惟改“书”为“志”,取消“世家”而并入“列传”。汉武帝以前史事,如高祖纪及诸王侯年表、诸臣列传,全都取用《史记》而极少改动;汉武帝以后历史,则由班固自撰。以《史》、《汉》的这些紧密联系,故后世常有“班、马优劣”或“《史》、《汉》异同”的评论。

从传记文学角度看,《汉书》的艺术成就虽比《史记》逊色,但也有不少传记写得很成功。如坚贞不屈的爱国者苏武,权倾朝野、飞扬跋扈的大将军霍光,良臣龚遂,持禄保位的官僚陈万年、张禹,历尽世态炎凉的文人朱买臣等,都是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汉书》记述人物,常常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来刻划他们的思想性格特征和人物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如《董贤传》写哀帝以“悦其仪貌”而宠幸董贤,“尝昼寝,偏籍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只 一个细节便揭示了昏君与倖臣间肉麻无耻的关系。又如《霍光传》写霍光势位之重。“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上内严惮之,苦有芒刺在背”。“芒刺在背”的细节把权臣与弱君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十分紧张而微妙。又如《陈万年传》写陈病榻训子,儿子却困倦不听;万年怒诘何以如此,儿子答道,全知道了,便是要儿谄媚事上罢了。一个小的生活场景,几句问答,活画出一个以谄事权贵为传家宝的官僚和一个憨傻不肖的儿子形象。

《汉书》的文章富丽整饬而体裁严密,且言至意尽,不象《史记》特寄微情妙旨于文字蹊径之外。如《公孙弘传赞》借公孙弘以综述一代人物,为文和雅从容,不动声色,亦无微辞妙旨隐含其中。其句法在整齐骈俪之中寓以变化,其遣词则雅驯工丽,文质彬彬。

《汉书》对文学史研究也很有价值。它的人物传记辑录了大量辞赋和散文,为汉代的文学史研究保存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艺文志》则记载了到当时为止的上古著作情况,其中包括大量与文学有关的著作。《艺文志》“诗赋略”序中,对赋的起源、分类、功用作了系统阐述,是研究辞赋者必读的资料。

《汉书》喜用古字,比较难读,故为其作注的人历来较多。较有名的注释本,有唐颜师古的“颜注本”,流传至今,今通用中华书局点校本。另有清王先谦《汉书补注》,近人杨树达《汉书管窥》,今人陈直《汉书新证》。《汉书》选本以陈直的《汉书选》较为通行。

吴先宁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78-167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