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朱老忠
释义
朱老忠

当代作品人物形象。梁斌著3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的主人公。在小说第一卷里,朱老忠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横跨两个时代的中国农民英雄的性格特征,即已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故事主干情节的正式展开,是朱老忠在关东闯荡了25年,带着丰富的阅历重返锁井镇,决心同那个与他有杀父之仇、于今显得更霸道的地主冯老兰坚决斗下去。他不仅承继了父辈敢于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优良传统,而且也从往日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变赤膊上阵、拼命硬干为韧性战斗。他有一句口头禅:“出水才看两腿泥”。为了对付冯家,他还有个“一文一武”的计划,把孩子培养出来,继承父志。他的另一句口头禅:“为朋友两肋插刀”。朱老明领头与冯老兰打官司失败,气坏了眼睛,他掏出10块“大洋”往桌上一搁,说是“有朱老忠吃的,就有你吃的”;运涛入狱,他断然放下秋收,代严志和去济南探监;江涛没钱交学费,他慨然卖掉了自家心爱的小牛犊,供江涛上学。这些都使他在乡亲们当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扑摸”到了共产党,则使他那强烈的个人复仇意志上升为追求整个阶级解放的革命觉悟。在小说第二卷中,朱老忠斗志昂扬地参加了“高蠡暴动”,担任红军游击队大队长,率众攻打冯家大院,亲自捉拿冯老兰,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带着千军万马,向黑暗的旧社会进攻”。暴动失败了,革命者惨遭杀戮。朱老忠回乡潜伏,他心情沉重,但决不气馁,说:“我朱老忠死不了就灭不了心”,“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在小说第三卷里,作者把朱老忠放在民族矛盾上升、阶级矛盾退居次要地位的大背景上来表现。起初,他对冯家大院仍然肆虐,乡亲们遭受欺凌而不能拉开阵势斗争感到苦闷;对江涛等执行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也难以接受,说这是“放弃革命”。直到江涛给他耐心地讲明了道理,他才意味深长地说:“好不容易的革命呀!”《红旗谱》问世以来,除了“文革”期间报刊上出现过诸如朱老忠“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王明路线的忠实信徒”之类的诬词之外,评论界普遍认为朱老忠是建国后“十七年”文学人物画廊中的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有关朱老忠形象的孕育过程,参见《红旗谱》条。)

史燮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02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2: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