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朱自清
释义
朱自清1898—1948

现代作家。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笔名余捷、柏香、知白等。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转本科哲学系。1919年“五·四”运动后,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和新潮社,并开始了新诗创作。1920年大学毕业后,到浙江杭州第一师范、江苏扬州第六师范、上海中国公学、浙江上虞春晖中学等校任教。1922年与俞平伯等创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诗》月刊,次年发表著名长诗《毁灭》。其间,还参加过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此后主要致力于散文创作和古典文学研究。其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春》、《背影》、《荷塘月色》等,即创作于这一时期。他的散文善于把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朴素,亲切,娓娓动人,在文学界享有盛誉,被誉为“美文”、“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31年赴英国伦敦学习语言和英国文学,并漫游欧洲数国。次年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任《文学季刊》和《太白》杂志的编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校迁至湖南长沙、云南昆明。该校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他担任中文系主任。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被选为理事。这时期,他积极参加抗日爱国活动,其思想也有积极的转变。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被害,使他受到很大教育。同年清华大学在北京复校,他继续在该校任教。他坚定地站在民主革命一边,在一些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宣言上签名,直到临终前还嘱咐家属说,他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给的美国面粉。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的主要著作有诗集《雪朝》(与俞平伯等人合集)、《踪迹》(诗与散文合集》,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评论集《经典常谈》、《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解放后,出版过《朱自清选集》、《朱自清诗文选集》、《朱自清序跋书评集》、《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还出版了收集较为完备的10卷本《朱自清文集》。

周葱秀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02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2: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