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张惠言
释义
张惠言1761—1802

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武进(江苏常州)人。少时习经学,14岁即为童子师。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官,改翰林院编修,后卒于官。

张惠言是清嘉庆以后流行的常州词派的创始人。他自作词数量并不多,今存仅46首,但他所编《词选》一书当时却流行于世,产生较大的影响。《词选》刊行于嘉庆二年,选录唐五代和两宋词共44家116首,其中多选唐五代词,而少选南宋词,取舍标准与此前主盟词坛、标举南宋的浙派明显不同。在《词选序》和词评中,张惠言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论词主张。他认为词非小道,上承风、骚,竭力提高词的文体地位,强调词作应富有内容,“意内而言外”,要体现“比兴寄托”,“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他提倡“低回要眇”的词风,而反对浙派词人追求的“清空醇雅”。他的主张系针对浙派词风行世已久的弊病而来,对转变词坛风有着积极影响,故一时响应者颇众,流风余绪绵延至晚清。但他的词评也有勇于立论、疏于考史之弊,好言词中有政治寄托,每失之穿凿附会。他的词作能实践其论词主张,陈廷焯称其词“全自风骚变出”(《白雨斋词话》)。其词如〔木兰花慢〕《杨花》、〔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等篇于写景咏物之际,寄托遥深,感慨系之,不失为佳作。

张惠言早年工骈文词赋,其大赋主要学汉魏,词藻富赡,富于气势,代表作有《游黄山赋》、《黄山赋》等;其小赋主要学六朝,托意幽深,抒情蕴藉,代表作有《望江南花赋》、《邓石如篆势》等。中年后从友人钱伯坰、王灼(刘大櫆学生)处接受桐城派的影响,又与同里恽敬共治唐、宋古文,欲合骈、散文之长为一体,开创了阳湖派。他的《送钱鲁斯序》和《文稿自序》言其为文本末,颇能反映阳湖派的文论主张。其散文特点是散行中时夹骈语,较桐城派散文富于词彩。

著有《茗柯文编》4卷,《茗柯词》1卷,并编有《词选》、《七十家赋钞》。近人龙榆生著《论常州词派》,其中搜集不少有关张惠言词作的研究资料,可供参考。

丁夏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31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