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
释义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

当代长篇小说。碧野著。解放军文艺社1950年9月第1版。列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张致祥作了《写在前面》的序文。小说写于1949年。这是作者1948年入伍后写下的一部反映他亲自参加的人民解放军解放太原战役的20万字长篇。小说着力表现的是参战部队一个团的战斗生活。从部队奉命突破阎锡山军队的第一、二道防线,到攻打牛驼寨、绰马阵地,进逼太原城,构成了作品的故事框架。作品中塑造了团长高陵、政委宋龙章、战士董二孩、董玉英、王六娃、郭毛子、陈福生以及“解放战士”谭章、李大魁、投降后又效力于阎锡山部队日本俘虏兵等人物形象。通过一些战斗场面、各种人物形象的描写,作品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来自劳动人民、为革命胜利而忘我战斗的高昂士气,表现了官兵之间、战友之间真挚、朴素的阶级情谊。张致祥在《写在前面》里说:“这一小说所选择的题材,虽然只是在中国人民整个伟大史诗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断,但它之所以成为好的创作,就在于作者掘发了中国人民最本质的伟大性格,加以发扬光大,并为他们雕塑了奕奕如生的巨像。”他认为小说的缺点是“政治委员与政治处主任在军队中的作用不够明显,作者火线的生活还不足等等”。小说出版后,作者在《文艺报》上发表题为《我的创作过程》的文章,说《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是他的创作作风“从不健康逐渐走向了健康”的“一个可喜的转折点”。不久,《文艺报》(1951年3卷8期)发表了企霞的《无敌的力量从何而来——评碧野的小说<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批评该作“破绽百出,漏洞万状”,“几乎完全不能回答我们所提出的无敌的力量从何而来这一问题”;《解放军文艺》(1951年1卷2期)发表张立云的《论小资产阶级思想对文艺创作的危害——兼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批评文章,认为“作者以十分庸俗的观点对我军的政治工作进行了污蔑和歪曲”,“所写的人民解放军几乎是一个‘自由的王国’”。文中还说:“因为碧野的思想感情是小资产阶级的,所以他虽然写了工农兵,却并不爱工农兵”。同年,《人民文学》4卷5期转载了张立云文章。在这种情况下,碧野给《文艺报》(1951年4卷5期)写信,检查这部小说“思想上和创作方法上的许多缺点和错误”。从此,《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就成了当时所批判的“小资产阶级创作倾向”的代表性作品之一。1980年,此书由解放军文艺社重版,作者对原作做了一些修改。他在《重版前言》里说,尽管此书存在着某些缺点错误,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情感是热烈的,心是忠诚的”,“没有框框”,因而“它的总的倾向是好的”。他回顾了当年所受到的批评以及在他的创作上所带来的消极后果,说是从那以后,他产生了“求稳求全”的思想,“不是大胆创作了”。《长江文艺》1979年第4、5期,《华中师院学报》1980年第4期也都发表了重新评价这部小说的文章。

益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985-298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