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成仿吾
释义
成仿吾1897—1984

现代文学理论家。笔名石厚生。湖南新化人。1910年十三岁时,随先已在日本留学的长兄成邵吾留学日本,入名古屋第五中学,次年转到东京补习学校和高等学校预科学习。1914年考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后在东京帝国大学专攻造兵工程。1918年,和郭沫若等人在日本从事文学活动,筹办创造社。1921年回国,与郭沫若等在上海发起成立创造社,先后编辑出版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文学刊物,热心于新文学运动,提倡革命浪漫主义文艺,反对复古思潮。他是创造社的主要理论批评家,写了许多有影响的文学理论文章。他主张文学创作不必有什么原定的目的,可以除去一切功利的考虑而追求“全”与“美”。他同时又竭力反对“鸳鸯蝴蝶派”的不良创作倾向,要求文学起到批评人生的作用,文学要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他在“五·四”时期除了以文学理论批评著名,也写了一些短篇小说、诗歌和散文。1924年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教授,兼任黄埔军官学校教官。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诗歌、游记等的合集《流浪》、文学评论集《使命》和《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与郭沫若的合集)等,并与郭沫若一同编译了《德国诗选》。大革命失败后出国,1928年在法国参加中国共产党,编辑中共柏林——巴黎支部的机关刊物《赤光》。1931年回到上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这期间出版了《新兴文艺论集》。同年冬。中共中央派他去鄂豫皖苏区。1933年进入中共苏区,从事宣传教育工作。参加过长征。在延安时期,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任《文艺战线》编委,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等。1939年带领华北联合大学到晋察冀根据地,此后一直在大学担任领导工作。建国后任过全国文联委员。1974年担任中央党校顾问,致力于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宣传工作,校译了许多经典著作。1977年写成《长征回忆录》,还出版了1卷本的《成仿吾文集》。他对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作出过积极的贡献。

周葱秀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898-189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8: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