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赵炳龙
释义
赵炳龙1608-1697

明末白族诗人。字文成,又字云升。云南剑川人。父赵完璧,《明史》有传。中崇祯癸酉(1633)科亚魁,被金沧道(官署驻云南楚雄)副使聘为记室。时值滇南土司沙定洲与世袭黔国公沐天波争权,沙定洲占据昆明,挺进楚雄。赵炳龙助金沧道副使击退沙定洲,后随杨南赴广东肇庆,进见永历帝,授官吏部文选司主事,迁户部员外郎。清兵进逼,永历朝廷移驻贵州安隆,依靠大西军。赵炳龙跟随前往。大西军余部孙可望倚仗人多势众,挟持永历帝,胡作非为,妄杀吴贞毓等大臣多人。赵炳龙奏呈永历帝,弹劾孙可望。但永历帝处于困境,也无可奈何。赵炳龙眼看自己无力挽救国运,又不能制止孙可望的专横跋扈,愤然告退,归隐剑川向湖村之揪园,自号揪园老人,以诗自娱。吴三桂反清,胁迫赵炳龙附从,赵炳龙严辞拒绝,为防吴三桂加害,逃至石宝山不出。

赵炳龙一生好学,学识广博,诗、词、文、赋,无所不通。著有《居易轩诗文集》8卷和《宝岩居词》。今传《居易轩诗遗钞》2卷,《滇诗拾遗》、《滇词丛录》分别录其部分诗词。其作品按内容略可分为4类:一为思乡恋妻。赵炳龙踏上仕途,坦荡如意,大有“誓此七尺躯,捐以报明阙”的雄心。但离家年久,加上仕途坎坷,思乡恋妻之情油然而生,产生了许多此类作品,如《关山笛》、《满江红》、《醉春风》等。二是抒怀感事。如《离忧六章》、《塞上乌》、《去故都三章》等。三是赠友人及与友人唱和之作。如《得伴失伴篇》、《送春》、《滇水行》等。四为反映白族妇女痛苦遭遇诗。如《妾薄命》、《大堤隔》等。李玉湛在《居易轩诗遗钞后序》评价赵炳龙诗词:“渊源忠孝,取法诗骚,欲言难言之隐,可解可不解之辞。”而且认为,他的诗中“黍离、麦秀之悲,香草、美人之旨,旷代以来,当与杜子美、元裕之相视面哭”。把他和大诗人杜甫、元好问相比,未免誉之过当,但“渊源忠孝,取法诗骚”,还是一语中的的。

罗伟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29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