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毛拉·再丁
释义
毛拉·再丁1815—1880

维吾尔族民间笑话家。出生于新疆鲁克沁(今鄯善县境内)的巴亥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中。他的父亲是远近有名的种瓜匠。他6岁入私塾识字读书,11岁入经文学校。由于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经文学校读了大量阿拉伯文版的各种经书和著名诗人的诗文集,其中不少他都能熟练地背诵出来。17岁毕业时名列前茅,从而大家尊称他“毛拉·再丁”。“毛拉”原为阿拉伯语,是“先生”、“主人”的意思,在新疆则为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

毛拉·再丁从青年时代起就酷爱文学,他多才多艺,编了大量歌谣和笑话,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由于毛拉·再丁经常用笑话讽嘲当局、抨击时弊,他家乡经文学校的校长、阿訇、喀孜一伙宗教头面人物,便首先跳出来刁难迫害他,限制他写诗歌、编笑话。后来,乡亲们听说吐鲁番安甫热东王想找一名诙谐者,带在身边给他讲笑话,便推荐毛拉·再丁入王府。这年他才20岁。毛拉·再丁目睹清朝的腐败和以吐鲁番王为首的当地大小封建统治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压迫和盘剥,经常讲笑话予以揭露。吐鲁番王对此大为恼怒,曾先后8次赶他出王府,但又9次召他回去,称他是“我的甜蜜的敌人”。安甫热东王去北京朝见清朝皇帝和被晋升为喀什噶尔王时,也带毛拉·再丁在身边。毛拉·再丁与王相处9年,后来主动辞退,离开喀什噶尔返回故乡,一直靠种瓜维持生计,1880年去世。他的笑话主要流传在吐鲁番地区和哈密县。《民间文学》、《新疆文学》、《新疆民间文学》、《民族文学》、《新疆民族文学》和维吾尔文版的《源泉》、《吐鲁番文艺》、《哈密文艺》等刊物上已发表了近百则。当代维吾尔族作家海威尔·铁本耳曾于1979年以其为主人公,撰写了《毛拉再丁外传》一书(1982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并译成汉文于1983年出版。

赵世延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4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7: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