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包公
释义
包公

古代文学作品人物。历史上实有包公其人。包公姓包名拯,人称包龙图。本是宋代名臣,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宋史·包拯传》:“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经长期民间传流和历代戏曲、小说的艺术创造,成为封建社会中最著名的清官典型。他廉明严毅,铁面无私,不畏权势,执法不阿,曾屡次平反冤狱,惩治赃官,处死残害平民的皇亲国戚,深受民众喜爱。民间传说中说他“日断阳,夜断阴”,并把他说成是“星主”,加以神化。在暗无天日、人民生命财产全无保障的旧社会,包公是人民理想的化身。戏曲、小说中类似的清官形象尚有海瑞(《海公大红袍》)、于谦(《于公太保演义传》)、郭子章(《郭青螺六省听讼录新民公案》)、施仕纶(《施公案》)、彭朋(《彭公案》)等,但以包公形象最为丰富和生动。传世的有关包公的小说和“包公戏”多达数十种。戏曲如元代关汉卿的杂剧《蝴蝶梦》、《鲁斋郎》,元代武汉臣的杂剧《生金阁》和无名氏的杂剧《陈州粜米》;小说如明代无名氏的《龙图公案》,清代李雨堂的《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和石玉昆的《三侠五义》等。

吴圣昔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3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