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基
释义
刘基1311—1375

明初诗文作家。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人。他14岁入郡庠学《春秋》,后从郑复初学宋代理学,深得郑师称赏。元至顺四年(1333)中进士。先后历任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帅府都事。因与元朝统治者发生矛盾,弃官隐居在青田山中。曾拒绝朱元璋的征聘,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再次邀请刘基等浙东人士,“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深得朱元璋的倚重,“受心膂之寄,柄帷幄之筹”,参与辅助朱元璋,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部。明初建国,拜御史台中丞兼太史令,后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洪武四年(1371)赐归田里。因与胡惟庸有隙被谮,遭朱元璋猜忌。洪武八年忧愤而卒。

刘基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认为作诗“美刺风戒,莫不有裨于世教”,反对“为诗者莫不以哦风月、弄花鸟为能事”(《照玄上人诗集序》)。他的诗作,尤其是入明之前的作品,时能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病。如《买马词》“卖田买马来纳官,买时辛苦纳时难。县官定价府官减,骅骝也作驽骀看。归来拊膺向隅泣,门前索钱风火急。”揭露了官府对百姓的残酷压榨。《雨雪曲》表现人民生活的凄惨,以至达到“去住无处容其身”的地步。刘基才力富健,兼善诸体诗。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指出了他的乐府诗的特长:“惟刘诚意锐意摹古,所作特多,遂开明三百年风气。”他的歌行《二鬼》,更是别具一格。诗中所描绘的结麟与爵仪二鬼,寓指自己与宋濂,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的神奇色彩。他的五古诗作,雄放古朴。明末程嘉燧评论说:“《感时》诸诗,可谓诗史。”堪称追配杜甫。他的律诗也不乏精警之作,如《望孤山作》:“晓日千山赤,寒烟一岛青。羁心霜下草,生态水中萍。黄屋迷襄野,苍梧隔洞庭。空将垂老泪,洒恨到沧溟。”感情苍凉,意境雄浑。他的诗作在入明前后有一个变化过程。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指出:“公自编其诗文曰《覆瓿集》,元季作也;曰《犁眉公集》者,国初作也。公负命世之才,丁有元之季,沈沦下僚,筹策龃龉,哀时愤世,几欲草野自屏。然其在幕府,与石抹艰危共事,遇知己,效驰驱,作为歌诗,魁垒顿挫,使读者偾张兴起,如欲奋臂出其间者。遭逢圣祖,佐命帷幄,列爵五等,蔚为宗臣,斯可谓得志大行矣。乃其为诗,悲穷叹老,咨嗟幽忧,昔年飞扬硉矹之气,澌然无有存者。”纵览他的诗作,入明之前的创作较可鉴识。他也善文。《四库全书总目》于比较中指出他的文章特色:“今观二家(宋濂与刘基)之集,濂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基文神锋四出,如千金骏足,飞腾飘瞥,蓦涧注波。”如《松风阁记》,运用博喻,生动地描写了对象的声、色情状:“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观之者,目为之明。有声,如吹埙箎,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剑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虫鸣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笔锋矫健。又如《卖柑者言》运用一系列诘问排比句,说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象,议论风发,气势逼人。他的《郁离子》是一部颇有特色的寓言集。自觉学习先秦诸子,语言较为雅洁、古奥,自成一格。著有《郁离子》5卷、《覆瓿集》24卷、《写情集》4卷、《犁眉公集》5卷、《春秋明经》4卷。

郑江旭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232-223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7: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