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两小山斋论文集 |
释义 | 两小山斋论文集 古代文学研究著述。罗忼烈著。中华书局1982年7月出版。全书共收录论文10篇。作者在《前言》中批评了传统文学批评方法的弊病,认为前些年那股崇李抑杜的浪潮虽然已经消失,而后遗症还不能根绝。《话李白》一文就是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一些“一般不被注意或不愿意正视的问题”(《前言》)。关于宋词,作者在分析宋代社会现实的基础上,认为靖康以前,灯红酒绿,听歌看舞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现实生活中,所以从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到晏几道、黄庭坚、秦观、贺铸、周邦彦都有“应歌”之作,连苏轼也不完全例外。作者认为,文学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这类应歌之作总是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不能指责为内容空虚、缺乏现实意义。作者还针对近年来学术界崇李(清照)抑周(邦彦)的现象,著《周清真词时地考略》、《王国维与清真词》、《谈李师师》等论文。《东坡词杂说》对苏轼作词是否有意自立门户,是否重视音律,是否一味豪放等问题提出了个人看法。《论关汉卿的年代问题》、《维吾尔兄弟民族的两位元曲家——贯云石和薛昂夫》、《元散曲家张可久》等文章,从作家的作品中寻找证据,对几位元曲作家研究中有争议的问题作了探讨。此外,《宋词杂体》和《元曲杂体》二文还对宋词元曲中杂体作品作了分类研究。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84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