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灵与肉
释义
灵与肉

当代短篇小说。张贤亮著。初载《朔方》杂志1980年第9期。获中国作家协会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者说:“写《灵与肉》,一,是为了反对我一直深恶痛绝的血统论;二,我想表现体力劳动和与体力劳动者的接触对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影响,以及30年历史变迁对人与人关系的新调整。”(张贤亮:《从库图佐夫的独眼和纳尔逊的断臂谈起——<灵与肉>之外的话》)小说以主人公许灵均与其父亲在阔别30年后重逢时的情景为经,以他对往事的触景生情式的回忆为纬,展开故事。许灵均幼时被其资产阶级父亲抛弃,在新社会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历尽磨难。作品表现了他此间蒙受的屈辱、心灵上出现过的难以忍耐的几乎自杀的孤独感;同时,作品也表现了他在同劳动人民朝夕与共的岁月中所得到的理解与慰籍。特别是他在不幸时得到了李秀芝的朴素真挚的爱情,更成了滋润他受伤灵魂的一眼甘泉。许灵均的父亲是在许灵均的冤案得到昭雪、命运发生转折的时候前来接他出国继承巨额遗产的。他经过炽烈的思考,作出了回到偏僻贫困的大西北农村中去的抉择:“他要回去!那里有他在患难时帮助过他的人们,而现在他们正在盼望他的帮助;那里有他汗水浸过的土地,现在他的汗水正在收割过的田野上晶莹闪光;那里有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和女儿;那里有他的一切;那里有他生命的根!”作品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但也有人认为许灵均是“一个逆来顺受、屈服厄运捉弄的可怜的人物”,一个“在社会惰性中被蚀化的苟且偷安、善于满足的糊涂虫”,认为歌颂这种人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倒退现象”(汤本:《一个浑浑噩噩的人——评小说<灵与肉>的主人公许灵均的形象》)。这篇小说于1981年被李准改编成电影剧本《牧马人》,该片上映后受到普遍好评。

史燮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334-333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