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郭璞
释义
郭璞276—324

晋代文学家、学者。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好经术,博学有高才,但口纳不能言论。初为临沮长,常游览境内情溪山。所作《游仙诗》中“青溪一千仞,中有一道士”即咏此。永嘉末年,郭璞率亲友十余家渡江南来,避地东南。所作《流寓赋》即记此段行程。既过江,宣城太守殷佑引他为参军。殷佑迁石头督护,郭璞亦随往。王导见而深重之,引为参军。晋元帝即位,郭璞于太兴元年(318)奏《南郊赋》,元帝见而嘉之,以为著作佐郎,又命他与王隐共撰《晋史》。顷之,迁尚书郎。时司马绍以太子之重位居东宫,与温峤,庾亮并有布衣之好,郭璞亦以才学见重,位与温、庾相埒,时人美之。永昌元年(322),以母忧去职。不久,大将军王敦起为记室参军。郭璞因劝阻王敦谋反,被害。王敦事平,被追赠弘农太守。故世又称“郭弘农”。

郭璞为人不修威仪,性格轻易,形质颓索,纵情嫚惰,嗜好酒色,时或过度而有醉饱之失。但博学有通才。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历算。尝从精于卜筮之术的郭公受业,得秘传真法,由是得以精通五行,天文和卜筮之学。前后筮验60余事,名为《洞林》。又撰《新林》10篇,《卜韵》1篇。时人或讥笑他的卜筮,他便著《客傲》作辩难。实际上他常借卜筮形式,隐晦曲折地表示对时局的看法。他的谏晋元帝减轻赋敛,劝温峤、庾亮起兵讨伐王敦等等,都是这样。他在古文字学和训诂学方面具有颇深的造诣,曾注释《周易》、《山海经》、《尔雅》、《方言》、《穆天子传》及《楚辞》等古籍,对后代影响极大。是中国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

郭璞也善属文,所作诗、赋、诔、颂数万言,今存留已不多。诗赋成就相当可观,史称其“词赋为中兴之冠”(《晋书·郭璞传》)。以《游仙诗》、《江赋》等作品最为著名。钟嵘《诗品》将他列为中品,说他“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说明他在晋代诗风转变之中起过重要作用。《隋书·经籍志》著录郭璞有文集17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郭弘农集》2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96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