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恨赋
释义
恨赋

南朝梁代赋。江淹作。最早见于萧统《文选》卷16和《江文通集》。作年不详。李善《文选注》说“意谓古人不称其情,皆饮恨而死”,故作此文以赋之。赋中列叙古代8种人物之恨,上至帝王、诸侯、武将、名士,下及美女、高士、辞人、孤臣,或遒劲,或激昂,或凄绝,或洒脱,所谓“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其中写汉代冯衍怀才不遇:“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顾弄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赉志没地,长怀无己”,显然寄寓着自己的身世之慨。而写王昭君远嫁匈奴一段,尤为哀绝感人。全赋起如洪峰,中如激流,末则如千丈瀑布,长流急下,戛然而止。辞采繁茂,通体清朗明畅,明显表现出辞赋由咏物而转向抒情的倾向。鲍桂星《赋则》称此赋“笔劲气遒,色新韵古,非文通不能”。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496-449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