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豳风
释义
豳风

《诗经》十五国风之一。豳(也作邠),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旬邑县和彬县之间。周始祖后稷,最初在邰(陕西省武功县南)定居,传至公刘时代,因受东方部族的侵扰,公刘率族迁至豳地。传至周文王祖父古公亶父时,又率族迁至岐下。西周时,豳地封于何人,不可考。春秋时,豳地属秦国。《豳风》,是豳地的诗歌,共有7篇。据《周礼·春官》记载,演唱豳诗时,要用豳地乐器伴奏,即击土鼓,吹竹籥,可见豳诗是非常富有地方特色的。《毛诗序》认为《七月》、《鸱鸮》两篇是周公旦自作,其余五篇是周大夫为美周公而作。朱熹《诗集传》也说:“周公旦以冢宰摄政,乃述后稷、公刘之化,作诗一篇以戒成王,谓之豳风。而后人又取周公所作,及凡为周公而作之诗以附焉。”把豳诗说成是由周公旦自作或为周公旦而作的,固然不可尽信,但有的诗确与周公旦事迹有关。所以,可以认为豳诗是西周早期的作品。但从诗的形式技巧看,无疑是经后人加工过的。

颜廷文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37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3: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