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贝壳2 |
释义 | 贝壳2 现代长篇小说。袁犀著。北平文昌书店1943年5月初版。它和作者出版于1944年的长篇小说《面纱》具有连续性。作者在《前记》中说:“在这本小说里,我写了些知识青年男女的生活,写着他们怎样在生活里沉溺,写着他们的思想的混乱和迷惑,善变与矛盾。”小说在异族入侵,国土沦丧的背景上,展开了对沦陷区知识分子命运的描写,有的勇敢投身于民族救亡运动,也有的象那被“海潮”冲到“沙”上的“贝壳”。构成小说中心线索的是李玫、李瑛姐妹的命运。出身官宦家庭的李家姐妹在西方文明的熏染下,曾狂热地追求过个人爱情,希望从中找到与社会种种邪恶、庸俗相抗衡的积极力量。当现实的严峻生活考验着每个青年的时候,李玫的寻找始终没有走出闺房而投身社会。恋人吕桐抛弃了她,她为掩饰自己怀孕的真相,匆匆跟比她大18岁的教授赵学文结了婚。婚后,“由大学和传统接受的道德教训”折磨着她,她想从“礼佛焚香诵心经”的封建少妇生活中“得到无苦无忧的心灵生活”。又想从“疯狂”“放纵”的资产阶级女性追求中求得“解脱”,然而她都不能。双重的精神负担使她只能屈从于掌握了她怀孕秘密的医生郝铸仁一次又 一次的敲诈,也又一次失身于极端自私自利的吕桐。同时代潮流的疏远,使她无力踏倒千百年来压在妇女心理上的种种封建的耻辱观、道德观,无力改变自己扭曲了的生活。而李瑛则开始结束在个人感情的狭小天地里的徘徊,预示着 一种新的觉醒。小说以此揭示了在民族存亡的年代,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武器已失却了其战斗作用。小说还塑造了诗人白澍、画家黎淮、名教授赵学文等知识分子群象,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资产阶级腐朽文化和传统封建伦理道德对人们心灵的毒化。 岳玉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06-90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