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无支祁传说 |
释义 | 无支祁传说 民间传说的一种。无支祁为传说中的水神,具猴形,白首长鬣,雪牙金爪。民间传说中常指其被金链关索于潭底或江底,人们发现锁链沉在水中便拉起观看而被吓坏。唐李肇《国史补》中说:“后有验《山海经》云:‘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今本《山海经》无此语,且所见最早汇录为唐人《古岳渎经》,见于《太平广记》卷467“李汤”条引《戎幕闲谈》。宋朱熹在《楚辞辨证》中保存了当时流传的“僧伽降无支祈”的传说资料。罗泌《路史》中也保存有“泗州僧伽降水母”的说法。元吴昌龄《西游记》杂剧也写孙行者有“无支祁是他姊妹”的词句。无支祁的名字,在笔记、小说、戏剧中有“无、巫”、“支、之、枝”、“祁、奇、祈、祗”等各种写法。袁珂认为它是六朝以来渔人钓得金牛的传说演变而来。叶德均认为无支祁是水神或水怪,以及它为猴形神,正表明它起源于原始,而水神降为水怪,降伏者由禹和庚辰降为僧伽也是符合传说演变规律的。 李稚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06-50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