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象征主义的介绍和象征派诗歌的创作
释义
象征主义的介绍和象征派诗歌的创作

现代文学现象。“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们开始介绍西方象征主义。1920年到1921年间,《少年中国》出了两期“诗歌研究专号”,先后发表了田汉的《新罗曼主义及其他》、周无的《法兰西近世文学的趋势》、李璜的《法兰西诗之格律及其解放》、黄仲苏的《一八二○年以来法国抒情诗之一斑》、田汉的《恶魔诗人波陀雷尔的百年祭》等文,系统地介绍了西方诗歌的重要作家和流派,其中特别介绍了法国象征派的理论和代表诗人,揭示了象征派的流派特征和地位、影响。周无的《法兰西近世文学的趋势》,对西方象征主义的意义和弱点作了比较公允的评价,既肯定象征主义“能够将文学的范围更张大”,“可以使读者感到最深的境界”,又指出它“倾向着神秘主义”,是“失望和悲苦的最后的遁逃所”。继《少年中国》之后,文学研究会的《小说月报》、《文学周报》,创造社的《创造季刊》以及《语丝》、《沉钟》等杂志,都曾介绍了西方象征主义。“五四”时期及20年代前期象征主义的介绍,启示诗人们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催发了象征派诗歌的创作。留学法国的李金发,在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下,1920年开始创作象征派诗歌。1925—1927年,他先后出版了象征主义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和《食客与凶年》。他运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表现自己复杂微妙的感情,抒写对社会和自然现象敏锐的印象和感受。其他诗人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蓬子、石民等,也在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下,作了各自的探索,分别创作过一定数量的象征诗,从而形成了一个诗歌流派——象征派(参见“象征派”条)。这一派的诗歌创作,在中国现代诗坛有一定的影响。

潘颂德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438-543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