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自然主义文学的讨论
释义
自然主义文学的讨论

现代文学论争。1922年2月,沈雁冰在《小说月报》第13卷第2号上发表的致周赞襄的信里,针对当时中国文坛盛行“不忠实的描写法”,提出“我们中国文学若要上前,则自然主义这一期是跨不过的”,并认为输入自然主义文学的方法是“先从介绍作品(作家在内)入手,其次要把理论介绍”。由此引起许多读者的来信,就自然主义文学问题展开了讨论。通信载于《小说月报》同卷第5至第6号的《通信·自然主义的论战》栏里。周赞襄来信对自然主义作品的作用提出疑问,认为这种作品“描写了人间的悲哀,不会给人间解决悲哀,(岂)不会把人间悲哀化吗?”还说同情心“兽禽类也有,何必要自然主义者严肃地描写出来,刺激人的欲逃出而不能的悲哀呢?”沈雁冰在复信中回答:一、“人世间既有这些丑恶存在”,就应该“睁开眼”“认识个清楚”;而人们所以不愿暴露自己的缺点,无非是“怙恶”和“怕痛”两点,“然而‘掩恶’等于‘长过’”,所以应该描写丑恶。二、“自然主义专一揭破丑相而不开个希望之门给青年,在理论上诚然难免有意外之恶果,——青年的悲观”,但实际上,“生当‘世纪末’的已觉悟的青年”,其明亮的眼睛本会看见人间的丑恶,岂能仍以“掩丑而夸善的浪漫文学作品”去欺骗他?况且“人看过丑恶而不失望而不颓丧的,方是大勇者,方是真能奋斗的人”。周志伊来信提出:“自然主义未免太是客观,也许容易引导读者发生无可奈何底感想吧”。沈雁冰复信说,自然主义文学诚然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但我们现在所注意的,并不是人生观的自然主义,而是文学的自然主义。我们要采取的,是自然派技术上的长处。”同年7月,沈雁冰在《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发表论文《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对这场讨论作了总结。文中提出“中国现代小说界应起一种自然主义运动”,作者认为中国现代的旧派小说以文学为消遣、为游戏、为载道、为牟利,而新派小说虽是表现人生的,但许多作者忽略了客观的描写。而自然主义文学却主张“实地观察”,“完全用客观的冷静头脑去看,丝毫不掺入主观的心理”,然后“把所观察的照实描写出来”,这种描写法“最大的好处是真实与细致”,至于暴露了丑恶,“那只能怪社会不好”,与自然主义文学提倡的“客观描写与实地观察两法”毫不相干。沈文发表后,讨论宣告结束。

钦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097-209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