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古诗别解
释义
古诗别解

古代诗歌研究著作。徐仁甫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出版。全书共分8卷,依次为《诗经别解》、《楚辞别解》、《古逸诗汉诗别解》、《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别解》、《魏诗别解》、《晋诗别解》、《宋齐梁陈北周隋诗别解》、《唐宋诗别解》。据作者书前《自叙》说,所谓“别解”,“取的是‘别’有‘另’义,乃是对前人于诗文误解、误读,加以纠正”。如对于屈原《离骚》的含义,旧解作遭忧或别愁,分别为动宾结构和偏正结构。作者根据《国语·楚语》“迩者骚离,远者距违”,认为“骚离”与“距违”互文,“距违”复词义同,则“骚离”亦应复词义同,为平列结构。作者又引屈原“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句,得出离、疏分言,疏骚双声,是离骚即离疏的结论。以此推论,则《离骚》作于屈原初被疏远之时。于异说纷纭的解释之中,别添一新解。

又如汉鼓吹饶歌十八曲中的《上之回》,旧读“上之回所中,益夏将至”,作者根据《吕览·审时》高注及李慈铭说,训“益”为“息”,从而将上句改读为“上之回,所中益”,意思是上在所中休息。又如《巫山高》中的“淮水深”,“淮”字不通,众说不一。作者考“淮”为“津”字,是说过渡处的水深。又《芳树》中的“如孙如鱼”,自来没有确解。作者解“孙”为王孙,即蟋蟀;鱼即婢妾鱼。两物同姓,与上文之“三而为行”相合。凡此种种,均为“别解”。这些观点对于彻底弄清古诗解释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32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3: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