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宝剑记
释义
宝剑记

明代传奇剧本。李开先撰。《曲品》著录。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取材于《水浒传》小说,而情节有所更动。写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沉湎酒色,不问朝政。太尉高俅与太监童贯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禁军教师林冲,历数2人罪状,上本弹劾。高俅怀恨定计,以看林家祖传宝剑为名,将林冲赚入白虎节堂,诬以谋刺罪。林妻张贞娘,拼死击鼓鸣冤。开封府尹察明冤情,奏闻皇帝。高、童从中作梗,仅饶林冲死罪,刺配充军。解差受高俅密令,欲在野猪林杀害林冲,幸被鲁智深搭救,并一路护送到沧州。高俅又派陆谦、傅安火烧草料场,林冲被逼无奈,手刃2贼,雪夜投奔水泊梁山。贞娘为丈夫进香乞佑,高俅之子高朋撞见,欲霸占为妻。使女锦儿过府代嫁,在洞房中自尽。贞娘得邻居王婆的帮助,逃出汴京。两人在奔往梁山途中,为乱军冲散,贞娘避入尼姑庵院,林冲上梁山后,宋江任他为马军总领,发兵汴京,朝廷震恐,下诏赦免林冲,并将高俅父子押送军前处死。梁山弟兄接受招安,林冲与贞娘重逢,夫妻团圆。

此剧写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正是作者受到政治迫害、罢官闲居的时候。雪蓑渔者在《宝剑记序》中指出:“有所托焉。以发其悲涕慷慨抑郁不平之衷。”剧本通过林冲和高俅奸党之间的斗争,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林冲一出场就卷入政治冲突的漩涡,他和奸党的誓不两立,是因为双方“忠君爱国”和“欺君误国”所致,而高衙内企图霸占张贞娘而引起的矛盾,却降到次要地位,作为副线来描写。这种对原小说的变动,使剧本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由于过分突出了林冲的忠君爱国思想,也就削弱了他作为梁山好汉的形象。全剧的关目排场,前半部安排较好,疏密相间,后半部则头绪纷繁,情节游离。《林冲夜奔》一出,表现了林冲“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的复杂心态,至今尚盛传于昆剧舞台上。明陈与郊的《灵宝刀》传奇据此剧改编。

《宝剑记》有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原刻本,卷首载雪蓑渔者、姜大成、王九思诸家序跋,《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

吴书荫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98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