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祖农·哈迪尔 |
释义 | 祖农·哈迪尔1912— 现代小说家、剧作家。维吾尔族。生于新疆额敏县一个手工业者家庭。4岁随父母迁居伊宁市,7岁入当地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2岁时,因父亲去世,不得不靠出卖劳力以维持生计。他从小酷爱文学,喜听并记录民间流传的故事、笑话、民歌、谚语;阅读过中亚古典诗人萨迪、纳瓦依等的作品以及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1937年,他来到乌鲁木齐,先上中学,后入农业技术学校学习。这一时期开始阅读俄罗斯和苏联名著,特别是高尔基的作品,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1940年,回伊宁市维文会剧团从事戏剧工作。1944年新疆三区革命爆发后,担任报刊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调新疆文联从事专业创作。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副主席。1959年曾参加以茅盾为首的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在苏联塔什干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 祖农·哈迪尔1936年即开始写作短诗、童话和寓言。不久写出了叙事诗《奇曼》和话剧《愚昧之苦》。1940年创作出三幕五场话剧《蕴倩姆》。1941年又创作出话剧《古丽尼莎》,特别是《蕴倩姆》一剧,因以犀利的笔触,激越的感情,反映了三四十年代维吾尔农民的悲惨生活和争取解放的强烈愿望,演出后深受观众欢迎,成为作者的成名之作。1945年开始,他又致力于短篇小说的创作,先后写出《教员的信》(1945年)、《慈爱的护士》(1948年)、《精疲力尽的时候》(1948年)等,真切描绘了新疆三区革命前后的现实斗争和各阶层人民的心理动态。解放后,他深入维吾尔农村,创作了话剧《喜事》(1954年),短篇小说《锻炼》(1956年),较好地反映了农业合作化时期维族农村的斗争生活。《喜事》在1956年全国话剧会演中获剧本3等奖。后因政治原因辍笔20余年。1980年复出后,主要撰写自传体散文《往事的回忆》,还参加过电影剧本《艾里甫与赛乃姆》的创作,为编剧之一。 祖农出版的作品有维吾尔文戏剧小说合集《蕴倩姆》(民族出版社1956年版)、《维吾尔民间谚语》(新疆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散文集《往事的回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寓言与童话》(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汉文短篇小说集《锻炼》(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戏剧单行本《蕴倩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等。他是维吾尔族最早用戏剧和短篇小说的文学样式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作家。作品数量虽不多,但成就较高,具有凝重的思想内涵,浓厚的民族色彩,尤以简洁、抒情,幽默的文学语言为人称道。他为维吾尔散文体文学的发展开拓了道路,是有影响的维吾尔当代文学先驱作家之一。 陈柏中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58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