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归子慕 |
释义 | 归子慕1563—1606 明代诗文作家。字季思,号陶庵。昆山(今属江苏)人。归有光少子。幼有文行,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再试礼部不第,一直屏居江村。所居之地,“槿篱萧疏,畦圃纵横,矮屋五六间”,咏诗以为乐,人称清远先生。与高攀龙、吴志远最善。他的诗学习陶渊明,清雅疏淡:一是感情相似,如《五月五日采药》:“采药复采药,采采西复东。麻长村径狭,曲折随儿童。采采及墟墓,偶与前林通。前林树木嘉,就荫当清风。村人竟采药,怡情聊与同。盘桓不能归,永日以从容。”表达了乐居田园、热爱劳动的情感。二是诗境相似,如《馆城北》:“城北何所事,二生喜从余。既爱童子真,且得人事疏。长夏北窗竹,风吹几案书。坐看墙外帆,树中去徐徐。中情苟无系,触物皆有余。今兹对佳节,正值秋风初。香稻感我情,归食空江鱼。小女解思父,一见当何如。”表现了一位甘居淡泊的诗人的生活环境。三是语言相似,如《丙寅六月过吴子往荻秋庵》:“萧瑟湖上庐,六月如清秋。凉雨过柴门,绿杨风飕飕。水滨一稚子,洋洋何所求。终日无一鱼,持竿钓不休。问之向我笑,使我心忘忧。”用语淡远清雅,饶有情趣。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对他十分推重:“季思诗学陶而得其神髓,韦苏州后,鲜有其伦,诵之令增箪瓢陋巷之乐。”著有《陶庵集》4卷。 郑江旭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44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