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诗十九首探索 |
释义 | 古诗十九首探索 古代作品研究著述。马茂元著。作家出版社1957年6月出版。全书分《前言》和正文两大部分。《前言》对“乐府”、“古诗”和《古诗十九首》等概念的由来和含义,《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时代、基本内容、其人民性和现实性、艺术特色及继承性和独创性、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等问题作了探讨。作者认为,《古诗十九首》是建安以前东汉末期的作品。其所以深刻地、广泛地感动读者,是由于它能够真实地反映人类某些共同的情感,如人生的哀愁、相思、离别以及在黑暗中憧憬光明,在虚伪浮嚣的生活里追求理想的真实人生等一切不满现实的人们内心深处所必然引起的矛盾。这类情感是不同时代的人们在类似环境中所能够体会到而且是可以引起共鸣的东西,也是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诗歌如《古诗十九首》中的普遍内容。作者指出,《古诗十九首》表现了人生中某些最动人的感觉和经验,在艺术上具有独到之处。它的出现,总结了汉代“乐府”的光辉成就,替建安文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它是诗歌史上由汉发展到魏、晋、南北朝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该书正文部分是对19首诗歌所作的注释和说明。在注释中,无论是释词或释句,除说明其意义或加注音以外,对词的变化和性质、句的结构与组织以及它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作者在此处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都作了必要的阐述。对于成语典故,除辨明其性质、剖析其源流外,并着重阐明其用法及在本篇中的意义。由于作品的写作时代较远,某些问题不得不借助于考证,但仅以解决本文中所必需解决的问题为度。“说明”部分是关于诗的思想和形象的分析以及其它足资参考的资料,是注释的综合与引申。其中针对前人有关《古诗十九首》的分歧意见,提出了作者本人的看法。19首诗的排列次序,按照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写游子的感慨,一类是刻画思妇的心情,每一类中又按《文选》次序为先后,以类相从,便于读者理解。 1980年,作者对全书作了修订,将历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论述,摘要辑录,编次为“集评”,一并收入书中。改名为《古诗十九首初探》,于1981年6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325-132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