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残冬 |
释义 | 残冬 现代短篇小说集。茅盾等著。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10月出版。收茅盾的《残冬》、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落华生的《女儿心》、李守章的《人与人之间》、鲁彦的《安舍》、艾芜的《咆哮的许家屯》、沙汀的《老人》、安娥的《打胎》、征农的《禾场上》、臧克家的《猴子栓》、蔡希陶的《普姬》、黑婴的《五月的支那》、汪雪媚的《江上》、王统照的《父子》等短篇小说14篇。作品大多是描写30年代旧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并反映了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艾芜的《咆哮的许家屯》以“九一八”事变为背景,描写东北沦陷区的小镇许家屯,以蔡屠户及铁匠铺的伙计老九、阿龙等为首的贫苦百姓,走上了武装抗日的道路。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记叙30年代初的江南农村“丰收成灾”的情景。茅盾的《残冬》是作者农村三部曲之最后一部(前两部为《春蚕》、《秋收》),作品描写在春蚕的美梦、秋收的幻想破灭后,农民们体会到“规规矩矩做人就活不了命”的道理。这时,以受歧视的妇女荷花为代表,期望“真命天子出世”,穷人就可以“翻身”;而以老通宝的小儿子多多头为首的贫苦农民,自发地组织起来,拿起锄头镰刀,杀死了“三甲联合队”的3个官兵。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普实克在捷文版《茅盾短篇小说选·后记》中指出,作者“没有用许多农民都参加暴动这样一些画面作为故事的终结,但读者已猜到主人公们未来的命运和要走的道路了”。 阮文兵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31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