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诗源 |
释义 | 古诗源 先秦至隋代的古诗选集。清沈德潜(1673—1769)编选。全书14卷,第1卷为古逸,卷2至4为汉诗,卷5、6为魏诗,卷7至9为晋诗,卷10、11为宋诗,卷12为齐诗、梁诗,卷13为梁诗,卷14为陈诗、北魏诗、北齐诗、北周诗、隋诗,共选收诗作七百多首,是近代流行较广的古诗选本。 关于选编此书的目的,沈氏在序中说得十分明白:“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唐诗者宋元之上流,而古诗又唐人之发源也。”“兹复溯隋陈而上,极乎黄轩,凡三百篇、楚骚之外,自郊庙乐章讫童谣里谚,无不备采。”关于选编原则,序中说:“于古逸存其概,于汉京得其详,于魏晋猎其华,而亦不废夫宋齐后之作者。既以编诗,亦以论世。使览者穷本知变,以渐窥风雅之遗意。”这些都体现了编者是从文学发展史的眼光来选编古诗的,注重诗的发展演变。 此书体现了沈氏所持的论诗宗旨,在艺术上反对雕琢堆砌,在内容上注重政治变动和人民疾苦,因此选录了较多的古代歌谣和汉魏六朝乐府,在历代诗人中曹操、曹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沈约、何逊、庾信的诗选录较多,唐以前的代表性作品基本都包括在内。书中沈氏所加的笺释评点,既疏通大义,又在艺术上探幽发微,对初学诗者很有帮助。但作者论诗主张“温柔敦厚”,对郊庙之作收录过多,于南朝民歌却一概摒弃,是其不足之处。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出版据《四部备要》本校订的排印本,中华书局1963年又据此重印。 陆国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32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