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赵翼
释义
赵翼1727—1814

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阳湖(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不久即辞官归乡,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他学识渊博,思想通达,所著《二十二史札记》、《陔余丛考》,为史学与考据学名著。他的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也称“江右三大家”。

赵翼论诗强调变化,主张创新。他不满于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也不赞成“神韵说”与“格调说”。他认为,“诗本性情”(《瓯北诗话》),“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论诗》),“诗文无尽境,新者辄成旧”(《删改旧诗作》),“必创前古所未有而后可以传世”(《瓯北诗话》)。并在《论诗》中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然而在如何创新的问题上,他仍是茫然的,以至于说:“拙句点金成巧句,古书翻案成新书”(《即事》),“诗家径路都开尽,只有求工稍动人”(《诗家》)。尽管他的文学观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还是对清诗如何突破僵化的格局,力求有所发展变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赵翼诗歌创作数量甚丰,有4800余首。题材极为广泛,或品评历史人物,纵谈古今,凭吊古迹;或嘲弄理学,抨击时弊,讥讽人情世态;或写景抒怀,阐述人生哲理;或论诗谈文,阐发自己的文学见解。体裁上以五古、七古为主,艺术上以议论见长,善为谐谑之词。如《偶得十一首》之一“文人逞才气”一首,历举了众多读书人纸上谈兵的史实,说明这种迂腐论兵无不失败:“如何纸上谈,辄欲见施行? 君看云台上,何曾有书生?”诗中文辞犀利,议论精当。又如《后园居诗六首》之一,写有人出资乞求他作墓志铭,要诗人多说奉承赞美之辞。于是,诗人由墓志铭的溢美,进而感慨史书所载亦多不实之辞:“乃至青史上,大半亦属诬。”见解深刻,笔调幽默风趣,颇能给人以启迪。还有《论诗五首》之一,表现反对模古、主张创新的文学观:“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造语浅近通俗,痛快精彩,妙不可言。这类诗,在赵翼诗中比比皆是。袁枚说:“《击壤集》,《读书乐》,一经儒家说理,便有头巾气,瓯北此等诗,穿天心入月肋,说理愈精,英光愈进露,真足为天地间另辟一境。”

赵翼著述甚多,有《瓯北诗集》53卷、《瓯北诗话》10卷、续诗话2卷,史学著作有《二十二史札记》、《陔余丛考》、《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

王景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31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