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诸宗元
释义
诸宗元1875—1932

近代诗人。南社社员。字贞壮,又字贞长、真长,别号大至阁居士。10岁时即熟读《文统》。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忧国愤世,“慷慨言忧时,糠秕视六经”(《庚戌三十六岁生日赋示亲知》)。且服膺魏源(默深)、龚自珍(定盦)之学,故自题其居室为“默定书堂”。中年以后改为大至阁。清末充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瑞澂幕宾。入民国于1913年和1914年之间在北京做官。1923年在浙江为卢永祥幕僚。1925年曾应梁鸿志之邀赴北京,数月后又南下为人掌书记。曾在杭州西湖红桕山购置房屋数间,藏书画1万多卷,欲为终老之所。后遭大火,书画尽毁。1932年病死于上海。一生困顿,身后萧条。虽参加南社,但常与陈三立、郑孝胥、沈瑜庆、李宣龚等“同光体”诗人互相唱和,互相标榜。1914年在北京法源寺祭祀陈师道,表示对江西诗派的倾慕。其诗风以冲和淡远为基调,即使是对于国家大事的感慨亦尽量不露锋芒。如《感春》云:“残雪压檐晴亦雨,高城近水昼生寒。屈原幽隐韩孤愤,未敢题诗强自宽。”《晚望》云:“疏枝时堕乌,暗草忽惊萤。永念荷戈者,哀笳不可听。”这些篇什均写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都包含着作者对于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愤慨,但却出以淡远之语。其诗以朋友酬唱之作居多,社会内容比较狭窄,但也有一些诗内容充实,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早年作品《戊戌秋中寄东虚》、《感事·辛丑年作》和《窃愤》,均为戊戌变法和《辛丑条约》而作,感慨幽深,忧国忧民。晚年作品《闻奉天陷于日本》和《感事》反对日本侵略,抨击妥协退让者,均可称佳作。其诗之一部分结集为《大至阁诗》。

赵慎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13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