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说郛
释义
说郛

古代笔记杂著总集。原本100卷。明初陶宗仪汇辑。陶宗仪为元末明初人,元末,他曾避乱隐居于华亭,《说郛》即汇辑于这一时期。陶宗仪受到宋人曾慥《类说》的影响,分类选辑了为士林罕见的历朝(自汉魏至宋元)经、史、笔记、小说,编成多达百卷的巨帙。本书取名为《说郛》,是来源于汉代扬雄《法言·问神》“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本书的体例是“每书略存大概,不必求全,亦有原本久亡,而从类书之中抄合其文,以备一种者”(《四库全书总目》)。陶宗仪原编《说郛》久佚不传,目前传本主要属于两个系统:1,100卷本。系由近人张宗祥据6种明抄本校编成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27年排印出版,世称“涵芬楼本”。这个版本是目前学者使用的主要本子。《说郛》原本应收有1000种著述,但“涵芬楼本”所收只有725种。2,120卷本。这种本子署“天台陶宗仪纂,姚安陶珽重辑”。有清顺治三年(1646)宛委山堂刊本,《四库全书》所收即此本。此本“所录凡一千二百九十种,自三十二卷刘𫘫《传载》以下,有录无书者七十六种”(《四库全书总目》)。此本又称“宛委山堂本”,所收著作虽多,但各种不同版次的120卷本内容并不完全一致,错误较常见,而且是经过后人重辑的。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8年,把上述100卷本、120卷本《说郛》,再加上《续说郛》46卷,汇集影印为《说郛三种》。

涵芬楼本《说郛》,卷首有张宗祥序,元人杨维桢序。张宗祥序,以涵芬楼本与宛委山堂本作了比较,认为前者有3个优点(接近原本,所收各书内容较多等)。杨维桢则指明:“是集之用工深而资识者大乎!其可传世无疑也。”

《说郛》以收罗范围广博著称,所辑著作虽然一般都经过选录,但其中少数著作原本久佚,仅赖《说郛》以窥见其大要,其文献价值自不待言。一般来说,曾慥《类说》中收录的,此书皆未收入,而陶宗仪编此书的初衷,是把自己读过的书中的有价值的内容抄录成册,以备存查,所以选抄的数万条文字,有资料意义的相当多。这也是其历来受到学者重视的原因之一,被称之为“考证之渊海”(《四库全书总目》)。

田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579-458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46:39